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6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525篇
电工技术   377篇
综合类   1136篇
化学工业   734篇
金属工艺   388篇
机械仪表   1976篇
建筑科学   2005篇
矿业工程   123篇
能源动力   236篇
轻工业   138篇
水利工程   96篇
石油天然气   102篇
武器工业   115篇
无线电   6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5篇
冶金工业   239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359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774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81.
利用长标距布喇格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可以测量结构一定长度的平均应变。在介绍单元平均应变的基础上,采用单元平均抗弯刚度和广义单元平均中性轴高度作为识别参数,通过工字形悬臂钢梁和简支钢梁的多损伤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说明基于单元平均应变的结构静态损伤识别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设计中碰到的几个问题,包括隔震结构的设防目标提法不足之处、隔震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办法、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取值规定、最大层间剪力比的计算方法、加速度时程波的选取原则等,指出设计现状存在的不足,给出相应的建议,可供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3.
索结构预应力、几何非线性和刚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新国  罗忆  徐宁  吕令毅 《工业建筑》2002,32(2):49-50,54
用有限元的方法推导出预应力索结构的平衡方程 ,分析了索结构中预应力与刚度 ,几何非线性和刚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以桩侧土和桩端土分别采用弹性–全塑性和双线性硬化荷载传递函数为基础,推导了轴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桩侧极限摩阻力和剪切刚度系数随深度线性变化的单桩弹塑性解析解,得到了荷载-沉降、桩身位移、轴力等计算公式。该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并可通过试桩资料的反分析,以及结合土工试验和地质勘察资料确定合理的计算参数,计算结果与工程试桩结果间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5.
Further study on the flexural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s a further study on the flexural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based on the former work presented by Han [Han LH. Flexural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4;60(2):313-37]. A total of 36 composite beam specimens filled with 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SCC) were tested. The main parameters varied in the tests are: (1) sectional types (circular and square); (2) steel yielding strength (from 235 to 282 MPa); (3) the ratio of tube diameter (or width) to wall thickness, D/t (from 47 to 105), and (4) the ratio of shear span to depth (from 1.25 to 6).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predicted beam capacities using the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AIJ-1997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AIJ). Recommend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1997], AISC-LRFD-1999 [AISC.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Chicago: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 Inc.; 1999], BS5400-1979 [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 BS5400, Part 5, Concrete and composite bridges. 1979], EC4-1994 [Eurocode 4. Design of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Part 1.1: General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 (together with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Application Document). DD ENV 1994-1-1:1994. London W1A2BS: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1994] and the method proposed by Han [Han LH. Flexural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4;60(2):313-37].Applied calculation formulae of moment versus curvature curves and the flexural stiffnes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beam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mechanics model of Han [Han LH. Flexural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4;60(2):313-37].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predicted beam flexural stiffnes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AIJ-1997, AISC-LRFD-1999, BS5400-1979, EC4-1994 and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mparisons are also made between the simplified model and the mechanics model, and generally 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86.
黄乐平 《山西建筑》2005,31(15):56-57
从支撑抗侧移的效率角度,考虑了竖向支撑的承载力和侧移刚度的影响,讨论了钢结构支撑的布置形式及其对框架侧移刚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结构作了分析,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7.
基础隔震建筑中应用变刚度保护装置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周期的地面运动会使隔震建筑物发生类共振而导致隔震支座失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附加的弹簧改变建筑物的周期,减小隔震层的变形,使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使上部结构的层间剪力不明显增大。按照多质点结构分析模型推导了不发生附加、右侧附加、左侧附加弹簧的运动方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通过对模型实例分析,论证了变刚度保护装置在限制支座大变形中的作用,讨论了在工程设计中如何选取变刚度保护装置的适宜参数。  相似文献   
88.
徐颖 《山西建筑》2007,33(28):94-95
通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设计中的受力变形特性、结构选型、抗震墙的布置、底层现浇楼板的厚度及配筋、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地震力增大系数、地震剪力在抗震墙和框架柱间的分配、底层框架梁上竖向荷载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9.
根据钢框架稳定设计中柱子计算长度的概念 ,研究了钢框架中梁柱节点半刚接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问题 ,采用螺旋弹簧模拟梁柱节点连接的半刚性 ,考虑了梁柱间的相对转角关系 ,通过引入梁柱线刚度比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 ,推导了有侧移和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修正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 :受节点半刚性影响 ,半刚接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比按刚接考虑的计算长度系数增大 ,增大范围约在 6 %~ 9%左右 ;框架柱除底层外 ,其上下两端与横梁的连接基本是半刚接的形式 ,按横梁有侧移考虑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比柱两端按照刚性节点计算出的计算长度系数值增大了 9%左右 .由此可见在钢框架的稳定分析和设计中 ,应考虑梁柱节点采用半刚接的连接形式对框架柱的稳定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0.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的一种基于连续化方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这种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即节点柔性连接(或称半刚性连接),在本方法中同时也可考虑梁柱二阶效应的影响。明确了在进行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计算分析时,应考虑节点柔性连接和梁柱效应。推导了考虑节点柔性连接和梁柱效应时,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层间抗侧刚度。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简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